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初中数学课件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反思大全 篇1本学期我们级组各成员发扬了互相帮忙,通力合作的精神,加强集体备课,组织“一人一课一议”及“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组织加强班等课外训练辅导,较好地按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考试反馈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1、学生对所学知识未能完全的了解,考试时出现知识盲点;
2、对要求掌握的数学思想不能很好的理解;
3、运算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去括号时的符号问题,乘法分配律的漏乘现象严重,运算法则不够熟练。
4、数学思想、识图能力有待加强;
5、答题的规范性需要加强。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
(1)立足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的要求;试卷中较多题目是根据课本的题目改编而来,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课本的题目掌握不理想,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书本的重视不够,过多地追求课外题目的训练,但忽略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课堂上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多机会给学生展示,表演,讲题,把思路和方法讲出来,使学生更清淅地理解题目,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多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例题示范教学,培养学生解题书写表达。
(4)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少一些知识的生搬硬套。
(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6)针对学生的两极分化,加强课外作业布置的`针对性。让每个学生课外有适合的作业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克服两极分化。数学课堂上多考虑、关照中下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进,肯用手。
(7)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致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平时要关注课本、关注运算能力、关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初中 查看更多>>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件”或许能够为您带来新的启示,我的经验和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希望如此。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践。
初中数学课件 篇1初中历史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教学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历史地图,对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进行比较,知道同地不同名和同名不同地这两种现象,从而注意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之间的区别。通过在历史地图上再现历史情景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释读。
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大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活动的载体,而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运用历史地图能更好的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3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小说不完全等于历史,必须予以证明,养成学生不轻信,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活动方法:
演示、组织、引导
活动准备:
小黑板、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导入:有人曾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了解历史。
活动开始:
一、认识“舞台”
活动一:地图是认识地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地理知识,谈谈怎样认识地图?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要能够辨别比例尺与方向,认识图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出示地图)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由于历史的另一个要素是时间,我们把反映过去地理状况的地图称之为历史地图,但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一样吗?
活动二:学生看教材图一和图二
图1是东汉疆域,图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图1是历史地图,图2是现代地图。
请对照图1和图2,看一看现在的西安过去叫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长安。
教师:这是一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刚才大家在比较两张地图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对参照物,比如长安(西安)在黄河“几”字型的右下角附近。(方法介绍)
练习一:
历史上这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合作讨论回答:
1.建业—建康—江宁—南京(今)
2.夷洲—琉球—台湾(,注意此处仅是举例,学生的答案不一,)
历史上还有一种同名不同地的现象。
初中历史教学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和理论内涵。
2.“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
3
查看更多>>以下是励志的句子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件”内容,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篇有价值的文章。在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而本学期又到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产物,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数学课件【篇1】一、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建议: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3、重视发展学生数感。
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圈一圈,数一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 (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核对
2、拨一拨。
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
四、学生反馈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
三、五十
六、七十
七、八十
五、九十五 同桌报数,全班交流。
2、看谁数得快。
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
3、接力赛。
34、
36、
38、(
)40、
42、44 20、30、40、(
)、(
)、(
);
45、50、
55、(
)、(
)、(
);
22、
32、
42、(
)、(
)、(
); 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 全班汇报。师生,生生。
五、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
六
查看更多>>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深入阐述“中班数学课件”的重要性,分享给你的朋友会让他们感到很开心的!
中班数学课件 篇1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
设计意图:
小朋友喜欢帮花片积木排队。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进行排序。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3、感受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老师:“本周日是母亲节,小朋友要帮我一个忙,学好按规律排序给我们的妈妈们做一份小礼物,好不好?”
2、放映ppt,激起幼儿的兴趣。第一题:颜色排序。
(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一下规律)
小结: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
3、第二题:大小排序。
小结:由相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很好看。
4、第三题:高矮排序。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5、第四题: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老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图形,不过老师一个人做的太慢了,还没有全部粘好,小朋友自己去完成,好不好?”
老师出示,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
6、第五题:长短排序。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6、幼儿操作活动:
老师:“小朋友都很棒,学会了按规律排序,现在我们开始帮妈妈做项链了,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就等着你们给妈妈做一条漂亮的项链了,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8、老师:“好,我们一起去送礼物了,我们快点拿上漂亮的项链一起去送妈妈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给妈妈送礼物贯穿主线。分5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一些简单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去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简单图形的
查看更多>>